首页
行走
摄影 出版 绘画 文字

世界之窗
小林原创作品,发表于2009/6/17
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谢谢

 

  从世界之窗到世界工厂,深圳不可避免的成为改革开放三十年一个最大的传奇,和这一代中国人集体记忆里最难磨灭的部分。

  文革末年,汹涌的逃港人潮让伟人画了个圈,从此这里神奇的崛起了一座繁华混乱的城。

  犹如十九世纪的美国西部淘金大潮带动了美国的西部大开发,这里让无数被野心和梦想压抑得发疯的人们,赤条条一个身子到达这里,完成的最原始的资本积累,一部分人实现了先富起来的人生终极愿望,他们的回忆录里开头总有这几句:“那时身上只有几十块……每天吃泡面和干面包……住在数十人的拥挤的不是人住的宿舍里……。”这样的奋斗史也许将来会像现在的返乡知青,无限浪漫的回忆起上山下乡一样的往事罢。

  然而,深圳的传奇神话背后,却是数不清的悲伧的外来工纪实文学支撑着,一切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主语境里,用数亿被牺牲利益的农民工的血汗和提前透支的环境资源破坏带来的财富,被迅速归汇到少数既得利益者手里。

  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结构,衍生了大批打工妹汇集的庞大工厂,如同一座座无止境制造财富的监狱,用如花少女们的青春,铺出十亿件衬衫换取一架飞机的繁花之路。那时,深圳的男女比例达到了惊人的1:9,其中又发生多少没有带刀上班的邓玉娇们的悲惨故事,实在不为人所知了。

  在深圳神话的背后,还藏着香港和台湾的影子,深圳乃至珠三角的经济腾飞实在是和这两条曾经的小龙唇齿相依,从早年香港人对随地吐痰的大陆富人游客的暗地鄙视,到今日香港大卖场里服务员恭敬的笑颜,香港和台湾曾经被深圳依靠,现在又不得不反过来依靠大陆,其间的转折起合,正是这些年的玄机。

  然而温顺老实的农民工终于都不爱来深圳了,这里拖欠工资的老板太无耻,这里压榨血汗的老板太不是人,他们都涌向了长三角,那里的老板据说还比较像人一点。

  于是,终于金融会海啸,经济要转型了。前面的路,何去何从,无人得知,希望深圳走好。

照片拍摄于今年三月,深圳世界之窗周边地域。
 


第一幅





第二幅





第三幅





第四幅





第五幅





第六幅





第七幅





第八幅





第九幅





第十幅





第十一幅





第十二幅





第十三幅





第十四幅





第十五幅





第十六幅





第十七幅





第十八幅





第十九幅





第二十幅





第二十一幅





第二十二幅





第二十三幅





第二十四幅





第二十五幅





第二十六幅





[TOP]    

主页 |  关于小林 | 邮箱 | 微博 | 微信  | 粤ICP备140466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