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走
摄影 出版 绘画 文字

拍照片,口才比器材重要
小林原创作品,发表于2009/12/27
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谢谢

 

小林注:为《电脑报》视线专栏所作专稿,在这里抢先发布一下~

[视线]
国内最有影响力的摄影师,他们的在按下快门前的一秒思考的是什么?“视线”栏目将讲述他们长期在摄影中最宝贵的经验。

小林
POCO摄影网纪实版主,国务院新闻办图片库签约摄影师。
拍摄题材以人文纪实为主。
个人主页:www.inkcn.com

拍人文,口才比器材重要

老狼:最近看见你摄影新作,多数是人文纪实为主,感觉风格和以前有一些变化,是什么因素促使你专心拍摄纪实?在拍人文这类题材,最需要注重的是什么?说说你的一些技巧。

小林:现在国内大多数的摄影爱好者,基本热衷于拍摄风光和美女。但我们所处的时代,正是处于社会文化的日新月异的年代,这些转变却往往被摄影师所忽视,对于摄影本质的记录纪实功能,用镜头记录这个时代的变迁,是我们最应该做的事情。因此,我一直都专注于记录社会,记录变迁的拍摄。

  想拍好人文纪实的题材,实际上非常的不容易。我觉得摄影师和拍摄对象友善的笑容和简单的交流很重要,一般我希望拍摄一个陌生人,总会先聊聊天,用平等的心态,而不是居高临下的要求或哀求的心态,随意聊几句,绝大多数的陌生人都会同意我的拍摄。如果对方表现的很紧张,可以扯开一下话题,对方的注意力会很快松弛下来,这时就是拍照的好时机。我一直反复说,“拍人文,口才比器材重要”,就是这个道理。

  国内的纪实摄影有一个很不好倾向,就是过分依赖使用广角或者超广角镜头,追求画面的视觉冲击力,把画面的光影、构图、色彩等等作为衡量优秀纪实作品的标准,这些形式上完美的照片,往往不感人也不能留给人深刻印象。

  我现在更习惯使用中焦的视角,平实而内敛。摄影的形式感应该成为拍摄者的潜意识,但不够能作为拍摄的目标。只有更关注内容本身,同时能用自己的学识和修养,使得画面语言和氛围升华,才能使得照片带起读者的共鸣。

  除了交流和器材的选择上外,另外一点比较重要的是你的观点和思路。如果摄影者的观点思路和绝大多数人并无差别,就很难从纷繁的景物里提炼升华。对于我自己,由于在拍摄中国的城市的题材,视点放在属于沉默的大多数的市民阶层,因此在大量阅读近现代史、政治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方面的学术著作,只有通过这些知识,才能理出时代发展的脉络、文化的媾变线索、社会心理的变化,拍摄的时候能做到心中有数,利用摄影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否则,拍摄下来的终究是浮光掠影,难以深入,感人更是无从谈起。


小林作品《我决定给你拍张照》

  我们的相遇,不过短短一两分钟,甚至只有几秒,我们甚至连话都没说一句。
  在你的记忆里我很快会销声匿迹,不会留下任何印象,绝对不会再想起,我对你也是同样。
  我对你的人生故事一无所知,不清楚你的欢喜忧患,以后也不可能知道,你对我也是同样。
  所以,我决定给你拍张照。
  


2009年8月,辽宁沈阳大东门,等待聘请打散工的中年人





2009年5月,陕西榆林米脂,赶马车的老人





2008年6月,广东阳江沙扒湾,在后台等待演出的乡间粤剧表演团





2008年8月,新疆喀什,在老城里玩耍的维族小女孩





[TOP]    

主页 |  关于小林 | 邮箱 | 微博 | 微信  | 粤ICP备140466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