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快万里路,读了快破万卷书,绘画为他提供了绝佳的美术功底,作为纪实摄影师,从小林的镜头里能感受到一份沉重、一份责任,但他的色彩、构图又具有一份美感。 “随便找一辆即将开出的火车,随意找一个远方的站点下车,这样带来的未知和陌生,也许能得到更大的惊喜和体验。”小林的新作留下一段令不少人向往的出游方式,什么原因让他作出如此的选择呢?
小林:“我们的时代是最好的时代,我们的时代是最坏的时代。 相信很多人都会赞同我这句话,在一切都在变,一切都不确定的飞速变迁时代,有许多被遗忘的细节是值得我们用相机记录的,这也是身为摄影师的一种社会责任感。 太多人在重复的拍摄相同的地方,相同的风景,我更希望能记录那些平淡的、被人们忽略的所在。 世界如此的大,被人们熟视无睹的地方如此之多,也许穷我一生的时间,也没法一一去到。 但是,摄影如奇遇,我相信世间的缘分,在貌似漫无目的的出走中,一定有属于我的风景在远方等我。”
每天早上在卖猪肠粉的阿姨,街道上勤快的清洁工,马路边威武的交通协管员,这些早已熟耳能详,这些熟悉的场景,早已让人忘却。但这些平凡的影像,对小林来说又有不平凡的意义。
小林:“布列松曾经说过:“在摄影中,最小的事物可以成为伟大的主题”,作为一名摄影师,能从平凡之处提炼深刻和崇高,是一项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 在很多人的概念中,“纪实”和“记实”经常会被混用,事实上,“记实”仅仅是使用了摄影的记录功能,而“纪实”的“纪”字,除了记录这一功能之外,还有编排、整理、升华的另一层概念。 我们能从平凡的事物中,提取出伟大的主题,就不仅仅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记录怎么简单,它与摄影者的气质、人格、学识、阅历密不可分,因此“每个拍照的人,都是自恋成狂,对着风景,拍下自我。”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照片就是你自己。”
有人拍摄为了分享,有人拍摄为了记录,有人拍摄为了欣赏,有人拍摄为了利益……不同的人出于不同的原因拍摄,他选择了“用影像解答内心困惑”
小林:“影像只是手段,是我对这个世界的追问。很多时候,照片只能提出问题,而无法提供答案。也许很多问题是没有答案的,所以,我拍下照片。” 作为欣赏者,你希望小林一直不停地拍照吗?他需要为没有答案的问题一直而拍下去吗?或许有天他寻找到答案,而停止拍照;又或许有天他寻找到答案,又多了一种新的表达手段。
上班的外来工、小巷的小贩、房地产经纪、悠闲的老奶奶、士多店老板、刚毕业的大学生……你会对每日插肩而过的那数千个陌生面孔感兴趣吗?但往往当你想回望细看,他们早已消失于拥挤的人群中。小林拍下众多他们的面孔,是想表达什么呢?
小林:“我拍的人像,和人像摄影里的人像是完全不同的,也许表现手法上有类似之处。 但是,人像摄影着力表现的是与芸芸大众不同的“这一个”。而我的人像,是希望从人群中找出的这一个,能够代表这个群体,能从这一个里,观察和体验到这一群的生活状态和悲喜。 我拍的一个人,同时我拍的是一些人。”
除了眷恋在路上拍摄,小林亦沉迷于阅读
小林“我一直沉迷于阅读,甚于旅行。行万里路,须得先读万卷书,这是我一直的信念。带着知识,带着疑问上路,一路才会恍然大悟,才能印证观念,才可发现传奇。 一直相信,作为摄影者,你的观点和见识必须高于普通人,才能拍出耐人寻味的作品。 否则,就算你的摄影技巧再高,器材再好,也只能拍出一些漂亮或不漂亮但永远是很平庸的东西。”
绘画于小林,是功底也是桎梏。
小林“懂绘画,能对画面控制得很好。但老记得绘画,会坠入形式这个万劫不复的摄影魔道。所以我总是认为,有美术基础不一定会拍得更好,反而很有可能会拍得更差。 这个论点看起来偏激,但是在一百多年的摄影历史上,已经被实践和理论反复验证过。” 旅行、摄影、阅读,同一件事,但有不同的实践方式,有不同的表现方法,小林对人对环境的纪实,反映了社会反映了自己,摄影不单单是和自己对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