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走
摄影 出版 绘画 文字

景德镇:流传千年的“China”之梦
小林原创作品,发表于2010/4/30
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谢谢

图/文 小林

  行走在今天的景德镇,在那些砖木搭建的古老坯房里,恍惚间会以为自己走错了年代。这里没有任何现代工业的痕迹,一个个泥坯整齐地站在一行行晒架上,老艺人们缓慢而有节奏地做着属于自己的那道工序。那一双双神情专注的眼睛,仿佛凝聚了景德镇的千年历史。

 

昌南制造传百代

  天下窑器所聚,其民繁富,甲于一省。余尝分守督运至其地,万杵之声殷地,火光烛天。夜,令人不能寝,戏目之曰:四时雷电镇。
                 ――明代文学家王世懋

  提起景德镇,相信没有中国人会不知道。虽然这里并不是陶瓷的发源地,但景德镇制瓷却以汲纳百川的气魄和集大成者的姿态,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深远地影响了世界和人类文明。

  这里初建城于春秋的楚,唐置县,名昌南。“景德镇”一名始于北宋景德年间(1004~1007)。宋真宗命昌南镇进贡御瓷,并命底书“景德年制”款,因御瓷“光致茂美,四方则效”,于是“天下咸称景德镇瓷器”,景德镇因此而得名,并延用至今。

  关于名字,景德镇还为世界贡献了一个单词:“china”,是旧城名“昌南”的音译。后来,因丝绸之路,景德镇的瓷器被西方珍爱,遂沿用此为中国的英文名。

  景德镇早在汉代就开始烧瓷器,有一千多年的烧造历史,是我国烧瓷时间最长的窑址之一,也是宋代民窑八大体系之一。宋真宗景德年间,正式在景德镇建镇,史书上有记载。景德镇有个得天独厚的条件,就是拥有高岭土,据说这里挖出来的土都是雪白的,非常漂亮。高岭土后来被世界公认为烧瓷器最好的原材料。可以说,也正是高岭土成就了景德镇。

  在数千年的时间里,景德镇的瓷器沿着昌江顺流而下出长江,达于外洋,远运世界各地,陶瓷川流不息地“行于九城,施及外洋”,昌江两岸呈现一派“陶舍重重倚岸开,舟帆日日蔽江来”的繁盛景象。因此,高岭土和昌江是十八世纪以前欧洲人唯一熟知的关于中国的两个名词。

  元代时,这里开始烧制我们所熟悉的青花瓷、釉里红等,景德镇也开始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明代时,景德镇正式确立自己瓷都的地位,青花瓷大大发展起来,被称为“国瓷”。

  清代前期的景德镇制瓷业,无论是官窑还是民窑;无论是产品造型、装饰技法、还是装饰题材、装饰风格,都达到了“参古今之式,运以新意,备诸巧妙,于彩绘人物、山水、花鸟,尤各极其胜”的极度繁荣境界,制瓷技术炉火纯青、出神入化。不过从乾隆中期开始,景德镇的瓷业已露衰落之端倪,到晚清更日趋衰落,道光以后,一直到公元1949年4月29日景德镇解放,景德镇瓷业一直处于萧条状态。但景德镇制瓷业,在中国乃至世界陶瓷史上极其重要的地位却始终无可替代。

 



七十二序手工美

  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天工开物》

  今天的景德镇,依然采取最传统的手工生产办法,在瓷器生产的七十二道工序里,每道都非十几二十年不能精通,连挑瓷器去烧窑的这道工序,也得经过严格的训练。在景德镇的街上,常常可以看到工人担着装满瓷坯的担子一扭一扭地走,个个都完好无损。

  手工制瓷技艺中重要的成型工序在宋代已初步建立。瓷业内部分工日益细化,明、清两代,制瓷手工技艺体系基本完善,每道工序都简化到不能再简化的程度。炼泥的只管炼泥,拉坯的只管拉坯,彩绘者也是画者画而不染,染者染而不画,如此明细分工提高了制瓷效率,各方面都有身怀绝技的能工巧匠,景德镇手工制瓷业至此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

  手工制瓷工艺专业化程度强,行业分工极其细致,清乾隆八年(1743),督陶官唐英编写《陶冶图说》,用20幅图和工艺操作的解说,对景德镇清代制瓷工艺进行了形象的说明总结:采石制泥;淘练泥土;炼灰配釉;制造匣体;圆器修模;圆器拉坯;琢器做坯;采取青料;拣选青料;印坯乳料;圆器青花;制画琢器;醮釉吹釉;旋坯挖足;成坯入窑;烧坯开窑;圆琢洋彩;明炉暗炉;束草装桶;祀神酬愿。

  在如此复杂的制瓷工艺流程里,最核心也最能体现工艺价值的包括拉坯、利坯、画坯、施釉和烧窑等五项工序。

  每一个环节,都由受过严格师承训练的师傅专人专项负责,甚至连打杂这样的粗活都是要经过学徒阶段的。正是如此细致的分工协作,才能保证每道工序在技术上的登峰造极,也才能确保每件制品的精益求精。

  在今天,手工制瓷技艺成为景德镇超越物质条件的灵魂,曾经被法国传教士当成秘密窃取的高岭土确实已经消失了,那里开辟成了遗址公园。可是真实的景德镇却并不在各个散落在乡间的古瓷窑遗址上,也不在那些精美的陈设在博物馆的文物中,它活在蔓延在街道两侧的一个个小作坊里,也隐藏在那些或偏僻或隐蔽的窑口里。

  即使是进入了工业化时代,景德镇瓷器匠的手艺也继续焕发着生命力。现在景德镇拥有的瓷器从业人员高于10万,而景德镇的技师们仍在被别的城市高薪礼聘。

 




 

 




 

 




 

 




 

 




 

 




 

 




 

 




 

 




 

 

异彩纷呈景德制

  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由来太极生。
                 ——《陶歌》

  自元代开始至明清历代皇帝都派员到景德镇监制宫廷用瓷,设瓷局、置御窑,创造出无数陶瓷精品,尤以青花、粉彩、玲珑、颜色釉四大名瓷著称于世。“主席用瓷”、上海“APEC”用瓷及国宾馆用瓷以及各类艺术陶瓷也倍受世人赞赏。景德镇的瓷器享有“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明如镜”的美誉。而这里也诞生了四大传统名瓷:青花瓷、粉彩瓷、颜色釉瓷和玲珑瓷。

  其中名气最大的当属景德镇青花瓷,被人们称为“人间瑰宝”。始创于元代,当时烧制就已经十分成熟。《陶歌》中这样称赞青花瓷:“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由来太极生”。明人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每次都带去大批青花瓷,与30多个国家进行交往。不少珍品现被收藏在英、美等国博物馆。

  粉彩瓷又叫软彩瓷,先在白胎瓷器上勾出图案轮廓,再堆填调入“玻璃白”的色料,在摄氏七百多度的温度下烧煅而成,颜色柔和,画工细腻工整,画面具有粉质感,立体感也很强,所绘图象表现力强,融汇中国工笔重彩的构图与技法,画面浓淡相间,阴阳衬托,形象生动,线条工细流畅,色彩清丽粉润。

  颜色釉瓷是在釉料里加上某种氧化金属,经过焙烧以后,就会显现出某种固有的色泽,这就是颜色釉,影响色釉成色的主要是起着色剂作用的金属氧化物,此外还与釉料的组成,料度大小,烧制温度以及烧制气氛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说“自然界有什么颜色,就可以烧制出什么颜色的瓷器”。当然,有许多颜色釉的配料和烧制是十分困难的,如“祭红釉”,就有千窑一宝之说。

  玲珑瓷是明永乐年间在镂空工艺的基础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已有500多种年间的历史。瓷工用刀片在坯胎上镂成点点米粒状,被人们称为“米通”,又叫玲珑眼,再填入玲珑釉料,并配上青花装饰,入窑烧制而成。它显得灵巧、明彻、透剔,特别高雅秀洁。

  此外还有薄胎瓷、雕塑瓷、影青瓷、釉里红瓷、综合装饰瓷等等诸多繁复精美的品种,无不争奇斗艳,精彩纷呈。

 




 

 




 

 




 

 




 

 


 

制瓷,属于一座城市的技艺

  陶有窑,窑有户,工有作,作有家,陶有所资各行。
               ――《景德镇陶录》

  今天的景德镇,是一座看起来很平淡的城市,除了几处古窑的景点,还有马路旁随处可见的青花瓷做成的路灯柱之外,你甚至不能分出这座城市和中国其他城市的区别,除了她的名字。

  然而这又是一座不同寻常,卧虎藏龙的城市。千年以降,代代相传,景德镇都无愧“汇各地良工之精华,集天下名窑之大成”。

  国务院新公布的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的名单上,景德镇赫然名列其中,景德镇的瓷器行业生产总值也早已不及佛山、潮州等城市。但是,景德镇仍然是一个世界性的手工业瓷器中心,它提供的是这样一种价值——“产值可能偏低,可是,就算是再怎么全球化,有这么一个特殊的存在也不是坏事。”与那些以采矿业为生存之道的资源城市比,景德镇所倚仗的显然不只是表面的高岭土。与资源缺乏对应,它更可以引以为豪的是工匠们世代传承的手艺。

  《景德镇陶录》中说,“陶有窑,窑有户,工有作,作有家,陶有所资各行。”这充分说明景德镇手工制瓷行业分工之细致繁杂。正是由于在高度专业化分工中不断完善,景德镇成为全世界手工制瓷工艺的集大成者,走向了陶瓷手工业的巅峰。在不同时期,其精湛的手工制瓷工艺都是海内外效仿的对象,宋代全国各地都仿造景德镇青白瓷;明代时日本、法国都有人将学到的景德镇制瓷工艺带回国去,促进了当地制瓷业的发展。

  高度专业化分工,同样决定了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困难重重。因为那些技艺不属于任何一个人,而是一个系统,属于这个城市。

  景德镇是拥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最多的城市,为数众多的工艺美术高人和10万名陶瓷从业者,共同筑起当代景德镇陶瓷的艺术殿堂。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凭着“手艺”在这个城市里扎根,这本身就是一种传承。

  万进文就是景德镇人传统继承的代表,万家世代传承的五彩瓷板绘画工艺,也成为他的谋生手段。在市中心,新建成的现代宽敞的沃尔玛超市旁边的老旧小街里,是成排的瓷器作坊和小店,万进文就在这街上开了一家瓷板画的小店,“我会花一两个月时间完成一张工笔的传统瓷板画,这个品种往往可以在市面上卖到更高的价钱”。万进文的作品谨守祖先传下来的法度,这种传统味道浓厚的作品,是当前景德镇市场上的主流。

  而位于景德镇郊外的玉岭陶瓷山庄的主人黄国军,则致力于高仿古瓷的制造:“要是能把历代好瓷器的奥秘都钻研出来,此生也就满足了。”他是地道的景德镇人,从年轻时候开始就热爱仿古瓷,所以在各个工序上都下足了工夫,现在他的作坊里不少师傅都是他训练出来的。“景德镇的技术之所以复杂,是因为仿古的历史太长了,明仿宋、元,清仿明,也仿宋、元。就拿两个朝代都仿的元青花来说,仿的技术差别很大。比如说明代的线条是流畅、一笔到的,可是清代是用小点点出来的。现在有人找我们仿元青花,就要说清楚,你要的是元青花原式样,还是明仿品,或是清仿品。”他20岁开始学习立坯,一开始最难寻找的是着力点,“要是找不对,进窑里烧就会塌下来”。后来难对付的是研究各个朝代的器形,“都有微妙差别,做仿古最难的地方,就是把看上去一样但实质差别很大的地方表现出来”。据说行家购买仿古瓷器的第一关是用手摸,尤其是碗,即使外观完全一样,只要弧度有差别,就能立刻明白仿的是不是地道。他真诚地说:“为什么许多人做瓷器一辈子都在模仿,不是因为自己没创造能力,而是因为光是那些模仿,就已经值得耗尽一生的精力。”

  然而,景德镇在固守传统工艺的同时,也是兼容开放的。在市郊的新都民营瓷厂,还有明清园、三宝陶艺村等地,聚集了来自全国乃至全世界的陶瓷艺术家数千人,其中常年驻守或定期前来的在500人左右。他们或聚集而形成创作群体,或与各个美术院校、艺术研究所、画院的本土艺术家“以艺会友”,成为特聘画师,有的干脆自立门户建立艺术工作室或开办创作基地。

  景德镇的包容性很强,只要你瓷器画得好,就能在这里找到一席之地。正因为景德镇有海纳百川的胸怀,使得许多外地艺术家能长年扎根在景德镇。在景德镇本土艺术家和艺术经纪人的帮助下,在熟悉了景瓷的工艺特色、材质运用、装饰技法后,他们运用自身扎实的艺术功底去绘瓷做陶,作品被收藏界看好,价位一路上行。景德镇使他们功成名就,名利双收。

  在新都民营的一品黄山馆结识的老板郑云一就是这样一个代表,他本来是一位国画家,在安徽宏村写生时,与景德镇陶瓷学院几位老师相识,谈到了艺术和瓷器。在他们的引领下,来到了景德镇,开始走上陶瓷探索之路。在他的吸引召集下,全国各地一批外地艺术家,都定期不定期的跑来他的作坊盘桓,创作上一段时间,“主要是好玩,也可以通过这样一个基地,认识很多好朋友。”他说。也许赚钱并不是他留在的景德镇的最重要原因,平淡安静的江南生活,高兴时画画瓷器,无事就到全国写生漫游,瓷器为他的家庭带来稳定的经济收入,也为这种隐逸生活提供了好的保障。

  然而,除了艺术家,景德镇更值得称道的是从事各道瓷器工艺的工匠们,对一个拥有千余年制瓷文化的名城,一种穿行了千余年时间的手工技艺来说,再多的文字记载也不过是一个简短的提要,就像一个博物馆为馆藏作品所作的编排目录,要阅读和品味这些“馆藏精品”,只能由读者们自己去俯身近观。

  这些普通的工艺匠人,往往具备超乎神奇的本领,这些本领也许是代代相传下来的秘诀,也可能是数十年心无旁骛的经验,景德镇的传统工匠分工极细,传统有72道工序的说法,外人往往会疑惑,为什么拉坯工就不能顺势把泥土坯也修了?其实,做好一道工序,往往也需要磨炼20年时间,哪里能心有旁骛?

  比如烧窑,有人试图用电脑技术来算出窑里各个瓷器摆放的位置,可是很难,师傅们会做可不会说。一个70多岁的老师傅,是传统烧窑技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他每次走进洞里,背着手,轻描淡写地走一圈出来,然后大家根据他的说法,在这边摆这件,那边摆那件,最后烧好后的成品成功率很高。用电脑算半天,火力、不同区域的堆放量和高度、时间长短,可到最后,电脑算出来的还是不如老师傅设计的好。

  景德镇陶瓷文化凝结的品牌效应,密集的作坊,众多的名家,数万陶瓷产业大军,这是世界上任何一座城市都无法企及的。在景德镇搞创作,有所需的陶瓷材料,有便利的创作条件,更为重要的是,景德镇是开放的,包容的,这座城市不仅仅是景德镇人的,更是中国的、世界的。

 




 

 




 

 


本图文发表于《山东画报》2010年第五期,转载请得到授权,谢谢!


[TOP]    

主页 |  关于小林 | 邮箱 | 微博 | 微信  | 粤ICP备140466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