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走
摄影 出版 绘画 文字

旅行摄影中的一花一世界
小林原创作品,发表于2013/12/13
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谢谢


  佛祖讲经时,突然拈起一朵落花微笑,说这花里有全世界。于是弟子们纷纷鼓掌叹息。佛法的精义,我至今似懂非懂,虽然觉得很有道理,但也说不出什么。
  拍照时,如何用一朵随手捡起的花,来见证全世界,倒是有许多讲究。“摄影是减法”这句经常被摄影人挂在口头上的话,经常会被简单化地误读。
  如果把摄影的减法理解为精简构图、突出主体的单纯技法问题,只是从“怎么拍”的层面去理解。减法的精髓,应该在“拍什么”的问题上去探究。
  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会对能拿到手上的任何东西,充满了好奇和探究精神。这种好奇,会在成长中慢慢磨灭,及至成人,就泯然众人,对世界开始熟视无睹。
  而通过摄影,我们需要重新获取这种好奇和发现能力。很多拍照的人,在拍摄时总是会遵循自己学习过的技巧,拍摄在别人照片中见过的景物,很多时候是完全没有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能力的。
他们会遵循减法的原则,把一个别人拍过的景物拍得完美无瑕,但看起来索然无味,充满了似曾相识和陈腔滥调。
  比如在旅行中的摄影吧,我曾经很无聊地,在一个著名的景观前观察所有人的拍照,从他们的LCD预览图上,发现所有人不管拿高端单反还拍照手机,取景构图都是基本相似的。人们乐于拍摄当地最宏大的景观,满足于单纯的记录,留下证明自己曾到此地的证据。
  通常,这样的照片,没有了自己的观点,也就不会给人留下印象。
  要拍摄所有人都没见过的自然奇观,一百年前美国国家地理的摄影师们已经帮你做过了。如果要拍出你自己的奇观,得先找到,被你随手捡起的那朵花。
  让自己对熟悉的世界重回好奇和探索,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异常艰难,不亚于对自己人生观的一次颠覆。
  曾经有摄影师说过,如果你关注一座城市,很有可能会失败,只关注一条街道,就会有机会成功,关注这街道的某一个人,那么你就接近成功了。
  对于旅行摄影,这个道理同样成立,如果旅行中,你能从某个无人留意的小角落,找到你的叙事主题,对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所有经验和理解,凝聚在一些再平常不过的场景里,那么你就开始接近成功。
  如果你是一个吃货,可以从热爱的美食开始拍起;如果你是花痴,可以拍拍街道上的一盆花;如果你是话痨,可以多和当地人聊聊天;如果你沉默寡言,你可以拍和你同样沉默寡言的那些物事。
事实上,摄影就是奇遇的本身。别担心你拍的东西太奇怪,或者太寻常。太阳底下无新事,能让你好奇的就足够,不要担心别人质疑你的摄影水平,摄影本身不需要水平。
  拍摄这样古怪的照片足够多之后,你会发现,吸引你注意力的东西总是那些,你观看世界的距离总是很固定,开始形成你自己的视觉风格,然后坚定地把它执行下去。剩下的,都会是一些比较容易解决的摄影技术和技巧问题。
  摄影从来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简单复制,而是你对自己内心的寻找。在按下快门的瞬间,如挥刀劈向空虚的世界,能留下的照片,不过是记下刀掠过时的风声。
  这风声,和世界,和刀,其实都关系不大,关键只在挥刀的你。
  在我的理解里,摄影减法的终极,在于你和世界对话时,天地间唯一剩下的那个物件,它可能是一朵普通落花,一张相貌普通的笑脸,或者一双脚印,这些物件是什么,其实无关重要,在于你拍他们的时候的心境。
  寇德卡在孤身流浪时,无物可拍的时候经常会拍自己的脚,或者雪地里一条野狗,甚至只是一片空旷的原野。杉本博司用三小时曝光空无一物的大海,或者烟花迸发的光线轨迹。那是最符合他们当时心境的东西,他们的情绪流露,最终感染了阅读者。
  摄影人经常会讨论什么时候是拍照的好季节,好天气。其实,只要有拍照的心情,任何时候都会是好天气。
  但观察力的锻炼提高,并非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往往是看到,或没看到,界分了摄影的高下。
  走得再慢一些,按下快门前再多看几眼或者闭上眼睛先想一想,再去熟悉的地方寻找陌生的视野,都会是训练观察力的好办法。慢慢你会发现摄影能给你带来的,不仅仅是照片。



绍兴安昌,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古镇,很难拍出新意。水边人家的午饭,一碗黄酒,几只螃蟹,对于我要描述的江南生活,已经足够。


景德镇的一家瓷器作坊,构图里只留下一双手和旋转的瓷胚,已经足以说出景德镇的斗转星移,繁华变迁。

 
珠海的外伶仃岛,这小岛上阳光绿树婆娑。只取路边一袋海星,虚化树林和道路,只等红衣人骑车路过按下快门,海岛的生活跃然纸上。

 
杭州灵隐寺的大雄宝殿,没有拍摄金碧辉煌的八百罗汉,只取一窗梦影,和黄昏路过的僧人。


[TOP]    

主页 |  关于小林 | 邮箱 | 微博 | 微信  | 粤ICP备140466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