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的暮春时节,我从广州动身去徽州地区。古时的徽州下辖绩溪、旌德、歙县、黟县、婺源五个县,我花了两周的时间在这些地方一路走来,走到黟县的时候已经是五一黄金周的时候了,我与广州来的同伴会合后赶到黟县县城的时候已经是5月2日的清晨了,黟县的县城小车站里挤满了全国各地的旅客,他们大多是奔着西递和宏村来的,这两条古村刚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名气正在越来越大,在喧嚣的游客群中排队去游览古村无疑是煞风景的行为,而且食宿也是未知之数。我打开自制的翻得有些破烂的徽州地图,心里有些踌躇,突然有一条小村的名字跳入我的眼中——南屏,据我所知,张艺谋在南屏拍过《菊豆》,李安在南屏拍过《卧虎藏龙》,而且我还听说南屏的七十二巷如迷宫,旅客经常会在里面迷失方向。好,就是南屏吧,它不至于毫无名气,也不至于太有名,后来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
我们爬上一部农用客货车(在这里,这是乡间常见的交通工具),每人两元,路不算艰险但很泥泞,一路上经过大片大片已经开过花正在结籽的油菜花田后,我们到了南屏,记得有网友说南屏村最好的家庭旅馆是冰凌阁,这个名字很好听,我们在村口向一位村民打听,他很热情地自己用手机打给了冰凌阁的老板,老板很快的跑出村口来接我们。没想到冰凌阁比它的名字还好,那是一幢明代的民居,也是南屏村的参观景点之一,下来的两天,我们住在明代的精美的木雕阁楼上,悠闲无所事事的俯视着一些旅游团在导游的小旗挥舞之下进来,又喧闹着出去,让我们有一种伪装当地人的良好优越感。 我们在南屏的时光里是在一种放松而悠闲的状态里度过的,没有导游的指点和驱赶,我们在村里随意的走着,也不担心迷了路,因为不存心要看什么景点,那两天的天气多云时有小雨,青石板的小巷湿漉漉的,村外远处的青山笼罩在轻雾中,空气潮湿而清新,村里的人们做着各种农耕,老牛在村边默默的吃着草,对于从大都市的烦嚣和整晚整晚加班中跑出来的我们来说,无疑于世外桃源。 南屏有名的景点是祠堂,村里的序秩堂就是拍《菊豆》的地方,叶氏支祠是拍《卧虎藏龙》章子怡和杨紫琼比武的地方,那场戏让我印象颇深刻,杨紫琼使用了十八般武器里面的至少八九种,还是不敌章子怡的名剑,戏里的场景也让我着迷,清幽方正铺满青石板的天井,迷茫的淡淡的薄雾,带着强烈的传统中国的空间感。 我们还在清晨的时候去了村口的万松林和万松桥,那是一大片百年高耸的樟树林,由于是阴雨天气,林间桥畔有晨雾迷茫,人们在洗衣放牛耕作,还有几个美院的学生在写生,村边一条小河缓缓流淌,不远处是大片徽州的乌瓦白墙传统民居,再远处是云雾中的莽莽青山。我们在乡间的小道上行走奔跑,尽情呼吸着清晨新鲜的空气,那个清晨完美得让我印象深刻。 我们还去了附近不远处的关麓村,那里也有大片保存完好的徽派建筑群,里面有一家庞大无比的民居,由一家八兄弟分别建造然后连通而成,号称“关麓八大家”,我的同伴在关麓村听到了鸡叫的声音,按耐不住,露出些黄鼠狼的本色,跑到村民家里讨价还价,自行捕捉,一时弄得有些鸡飞狗跳,我们把鸡拎走的时候女主人还有些恋恋不舍,“那可是一只会下蛋的好母鸡阿”,她说,一时弄得我们有些内疚,但那晚的清炖母鸡金黄鲜香的汤又让我们商量着明天再去弄一只的种种事宜。 我们也在傍晚的时候登上村里唯一一幢三层的小楼看夕阳,看晚霞与密云的厮杀,看村里清一色徽派民居和高高的马头墙,炊烟在充满沧桑的房子间冉冉升起,村民们蹲在家门口端着饭碗与邻居大声谈笑,鸡犬声里还夹杂着母亲叫玩耍的儿女回家吃饭的声音,我们在默默无语中细细感受着纯粹乡村的那份静谧和安详,制定旅行计划时的踌躇和旅途上的艰辛仿佛都被忘记了。其实,旅行很多时候并不是去为了看什么著名的景点,短时间里换一种生活氛围和方式才是很多人的初衷。 一直有一种在潜意识里的对中国传统乡村生活的渴望,相信很多人都会有,徽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那里民风淳朴,交通便利,治安良好,食宿方便,费用低廉。去徽州最好的方式是几个好朋友一起自由上路,行止随意,也不必选择太热门的景点,这里古民居保存良好的的村镇随处可见。一路走来,不断有惊喜和发现,这是我去徽州时候最大的收获。
第一幅 在南屏村唯一一幢三层小楼上俯视南屏全景
第二幅 进村的路上,密云翻涌
第三幅 清晨,南屏村外
第四幅
第五幅 清晨,有薄雾的万松林
第六幅 远山如黛
第七幅 村头,水口
第八幅
第九幅
第十幅
第十一幅
第十二幅 冰凌阁,木雕
第十三幅
第十四幅
第十五幅
第十六幅
第十七幅
第十八幅
第十九幅
第二十幅
第二十一幅
第二十二幅
第二十三幅
第二十四幅 在旅馆等老板娘炒菜吃饭,后院里的猫
第二十五幅
第二十六幅
第二十七幅 味道不错的一顿
第二十八幅
第二十九幅
第三十幅
第三十一幅
第三十二幅
第三十三幅
第三十四幅
第三十五幅
第三十六幅 离去,回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