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年都乎村二郎庙,土族人用煨桑香灰和墨汁涂抹,化身老虎,口衔生肉跳起於菟舞,祈求驱除灾病魔邪。
第一次去青藏高原,深为震动的,不是壮美风景,或辉煌文化艺术,而是信仰的力量。 我们这时代,信仰才是最稀有的奢侈品。 青海的黄南州,同仁热贡地区,这个名叫金色河谷的地方,以灿烂的藏传佛教唐卡、壁画、堆绣手工艺术著称,也吸引了不少游人。 其实,很多人去青藏,向往的不过是雪山高原,天湖美景,拉萨的酒吧和艳遇,骑行318,拼车大阿里,洒脱生活,享受人生。 遇到磕长头的藏民,冲上去不由分说拍张照片,奇异的藏服和奇异的行为,对他们来说,不过是象欣赏珍奇动物罢了。 同仁的隆务寺,我彻底收起了相机,在每个大殿前,磕了好多个长头,其实是想知道一下五体投地时的滋味。 那时的身边,有游客因为逃过了喇嘛的监视,偷拍到了庙里的佛像,正在窃喜。另一些人拦住藏族婆婆的去路,不由分说地摆拍起光影完美的纪实人像。 很少有人试图在这里了解,藏传佛教到底是什么?那些衣衫褴褛跪拜转经的人们为什么?那些被讥讽为野蛮落后的民俗就只是一个旅游亮点? 其实,我也不知道,在同仁的旅行不过两天,是我第一次与藏区的直接接触。 离开后,我花了三天查资料了解藏传佛教,然而所知尚浅。 这篇文章,要与您分享的,无关风景或文化,只关于信仰。
第二幅 西宁东南180公里,九曲黄河第一弯。 隆务河穿山而过,夹着黄沙冲入清澈如镜的黄河。 隆务河谷地貌奇瑰,又名金色谷地,自古藏、土、回、汉杂居,文化悠久灿烂,藏传佛教的后宏期也在此一带发祥。 经过这两河交汇点,就是同仁。
第三幅 清晨爬上后山,隆务寺已经是烟雾逆光飞舞,钟声缭绕。 寺庙的围墙和广场上的绿度母金身,藏民们早早地开始了转经。 这寺始建于元,兴盛于明,是青南地区最大最重要的格鲁派寺院。
第四幅 格鲁派就是俗称的黄教。 公元14世纪,宗喀巴大师整治当时藏传佛教种种弊端,倡导恪守戒律。 他制定并实施了各种僧规,要求僧人们重戒律、苦修行、不娶妻、禁饮酒、禁杀生,并形成了完善的佛教理论体系。 格鲁派由此诞生,并成为藏传佛教的统治力量,直到今天。
第五幅 格鲁派的精义,以我的理解,归纳起来就是见自己,见众生,见天地。 为了不浪费时光,就应思维。人生寿命无常,刹那即过,人生难得,佛法难闻,应珍惜时间,勤奋苦学,克实求证。——这是“见自己”,是为下士之道。 修心到了一定境界,要专为利他,方能脱离小乘,突破狭隘的自利,以求进入大乘的最高精神境界。——这是“见众生”,是为上士之道。 “见天地”就是大乘之门,又名波罗蜜多乘和蜜乘。——这个我也不懂,不解释。
第六幅 从宗教的角度来说,拜佛求神,只求自己身体健康,升官发财,再虔诚,也说不上是信仰。 隆务寺前,那些衣衫破烂,磕着长头,无数次转起经轮的人们。他们不是为自己求福泽,也不是为家人求健康。 他们祈求的,是众生平安喜乐,希望用自己的受苦,换来天地间所有人的幸福,包括你我。 这一点,你知道吗?
第七幅 隆务寺的钟声,在山谷间回荡,青烟飘散,朝阳将佛寺照作金色。
第八幅 寺门前,还在不停转经的老人,和路过的游客。 没有信仰的时代,一切都显得浮华空虚。 包括旅行也是这样的,如果你只是打算带着空茫的眼光,去消费享受别处的生活。 那么再美妙的风景也会是无聊的,再有趣的事物也不过是浮光掠影。 在路上的修行,其实也很难。
第九幅 同仁县城往东,是壮美的瓜什则草原,群山起伏,牛羊满地。 东去数十里,就是甘南夏河草原的夏季牧场。 这次很遗憾,时间关系没有深入草原腹地。 下次如果有机会从夏河西行,穿越这片草原,不知是何等美妙的风景。
第十幅 十年前,去过夏河草原。 当地的朋友跟我说,有个比利时的姑娘旅行至此,爱上了这片草原,嫁与当地藏民,生儿育女,放牧牛羊。 不知她现在,是否过得还好?
第十一幅 年轻牧民兰周加,孤身在草原上放自家一百多只羊,和山神的对话比跟人说话还多。 这天他和小伙伴来到县城里的绸缎店,买下十幅洁白的哈达,准备祭祀时奉献给伟大的山神。 他们都装了两只金牙,不是牙坏了,纯属装饰美观。 在山上对远处的姑娘唱山歌,金牙闪闪发亮,很远都能看得见。 山神或许也会因此感动的。
第十二幅 草原上开出艳丽的野花,很快又凋落了。 兰周加大声唱起藏族情歌的时候。 野花也会乱颤的吧。
第十三幅 藏族姑娘扎西卓玛,也是牧民。 高原激烈的紫外线,晒得她脸颊通红,双目浑浊。 然而这无损于她的美丽。 我的藏文,除了“扎西德勒”,就刚学会一句“秋得莫”(你好)。 她的汉语也很捉急。 情急之下,我一句“You are so beautiful!”脱口而出。 她居然回答说:“thank you!” 看来学好一门外语,真的是很有必要。
第十四幅 年都乎村,山上的二郎庙。 法师敲起咚咚的手鼓,一场充满野性的於菟舞即将跳起。 祭祀活动的法师,通常由活佛指定,每村一或数个。 其实也都是普通村民,平时耕地或放牧。 但当穿起祭服,便有神性光辉展现。
第十五幅 於菟是猛虎之意,於菟舞就是猛虎之舞。 年都乎土村青年,以煨桑的香灰涂抹全身。 再用墨汁从脸到脚画出虎豹斑纹。
第十六幅 他们口嚼生羊肉块,双手执竹竿,做虎状舞蹈,飞奔下山,跳入居民院墙,居民会将当地的如铜钱状的馍馍,套进竹竿。 舞者又跳出院子,飞奔至河边,在寒冬冰冷的河水中,将墨汁和香灰洗净,寓示将全村的灾病魔邪洗尽冲走。
第十七幅 同仁热贡,是藏传佛教的唐卡、壁画和堆绣之乡,藏地唐卡几出于此,如今这里遍地是唐卡画坊,画工精美,巧夺天工。 然而让我最震撼的,还是年都乎寺院墙上的那幅壁画,历经三百年的天灾兵祸,水浸火烧,仍然幸存。 古时的藏画画工都是业余,画画只为祈福,从不出售换钱。 每幅唐卡壁画的绘制,都需无数次去寺院反复祈祷,敬请活佛亲自开光,历时数月方可完成。 里面的信仰的光辉,流诸笔端心上。 那些画来出售的唐卡,画工虽绝美无伦,但其精魂已难觅了。 能真正打动人的,永远是那些不为谋利,用灵魂来绘制的那些。
第十八幅 年都乎寺的还角尖措阿卡,已经用了24年,来守护这幅300年的壁画。 我没问他闷不闷。 他嘴角淡淡的微笑,已经告诉了我答案。
第十九幅 隆务河谷,处处是僧侣静修的大小庙宇。 藏传佛教是显密双修的。要读个学位,很不容易。 一般来说,光是戒律学习,因明课程要五年,般若四年,中观两年,俱舍四年,戒律一年,必须循序而进。 戒律学完之后,只算显宗小成,可以自由讲学或闭关修持。 当然这只是开始,还要学密宗。。。 虽然学习了至少16年,但想获得格西学位,先得申请,学习成绩差的没门,申请了还不行,还得考。 具体考试办法,每位申请拉然巴格西学位的考僧,必须在祈愿大法会期间,对各寺高僧提出的佛学疑难问题进行答辩,得到一致认可才能获取这一学位。一个僧人要想获得这一级学位,必须废寝忘食地奋斗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如愿以偿。 这突然让我想起少林寺的七十二般武艺。。。
第二十幅 当然,荒凉的山谷里的清修,也不会太闷。 比如我刚认识的这位阿卡,就开始给我展示他的射箭技巧。 僧人不可杀生,所以他也只能射射石头了。
第二十一幅 射完石头,乖乖回去做晚课。 还有洗师傅的袈裟。。。。
第二十二幅 差点忘了说最刺激的六月会山神血祭了。 祭神、上口扦、上背扦、跳舞、爬龙杆、打龙鼓,最后是法师开山。 最刺激的是上口钎、上背钎和开山。 开山是血祭的高潮,法师用刀划破自己的头顶,把鲜血撒向四面八方,据说过两天伤口就会自动愈合,不留疤痕。
第二十三幅 上口扦,是法师在左右腮帮扎入钢针,也称为“锁口”。 青年们咬住口钎,手执羊皮鼓在院内疯狂起舞。 铁钎入口,必有痛楚,他们希望用自己的痛楚,以换取世间生灵的幸福平安。
第二十四幅 上背扦。 上完后,铁钎会随着舞步的摆动脱落。 祝世界和平。 这仪式看得我背上有点痒,口腔微有不适感。。。
第二十五幅 扎西次仁插上口扦,相当威武。
第二十六幅 第二天又在镇上巧遇了他,他是一家家具城的搬运工。 脸上伤口已经愈合得差不多了。 然后问了他一个憋了我好久的问题:疼不?。。。 他说,不疼,四五岁就开始扎,一年扎一次,习惯了。。。
第二十七幅 曲库乎乡木合沙村,山顶上的旺加寺。 这是青海最大的苯教寺院,寺里有藏医诊所,常年免费为群众诊治。在旺加寺,有幸得识雍仲德炯活佛。 他温和谦虚地微笑,普通话说得比我还标准。 夕阳下山时,活佛站在一片阳光里,目送我们远去。 忘记加他微信了。。。
第二十八幅 雍仲德炯活佛的侍从小阿卡。 见到生人老是害羞地躲在活佛身后。 活佛总是摸着他的头,用藏语温柔地安慰他。 说:这是好人。。。。 活佛英明!
第二十九幅 隆务河谷,四周每座山都是神山,每个山头都有神圣山神管辖。 (注:图中是摄影大师,不是山神)
第三十幅 金色山谷之夏,阳光猛烈烤人。 青稞收割,油菜成熟。
第三十一幅 郭麻日古寨,古时屯兵之所,里面巷道如迷宫。
第三十二幅 郭麻日古寨里,丹征冬泽背着睡着的弟弟扎西在看电视。 电视里在放着86版的《西游记》 其实我也是喜欢六小龄童版的西游记,里面有童趣,有善意和温情,有纯粹的信仰的光辉。 如今的动画片,特效完美,但主角看起来都象心术不正的妖精。 前段看了几集当红的动画片《熊出没》,里面几乎无正邪之分,充满了低俗的恶趣味,真不知道这样教育出来的下一代会是什么样子。
第三十三幅 在路上,大巴车被垂落的电线挡住了。 路过的大叔赶紧跑过来,爬上围墙帮忙撑起。 还大声跟我们打了个招呼。 一车人沉默无睹。
第三十四幅 一个有信仰的地区,不管男女老少,总是眼神纯真,流露着神性的光芒。 这种气息,很难形容。 却又能明确地感觉到。 或许,这是我们丢失了很久的东西。
第三十五幅 隆务寺山门,早晨一碗三块的老酸奶。 好酸,倒了半碗糖进去。 为作补偿,把相机给看店的小朋友玩了半天。
第三十六幅 隆务河谷,盛产鲜果。 刚吃完四五根手抓羊排,腻得就靠这酸酸甜甜的李子救命了。
第三十七幅 热贡人的美味八宝饭,内有葡萄干、提子干、红枣、人参果、枸杞、核桃。 这是一个生活艰苦的地方,才会把一碗米饭做得如此鲜艳夺目。
第三十八幅 在我看来,旅行的意义,在于寻找自己灵魂缺失的部分。 青海热贡,让我看到了信仰的力量。 并非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可以忍受伤痛、流血、疲倦、饥寒。 这一点,在现代社会是很难存在的。 带着谦逊诚恳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能够理解别处的人们生活不同之处,并从中受益。 所得的,必定不止是一些美丽的风景,或几张好照片。
小林记于2013年中元之夜 (对藏传佛教只是一知半解,文中如有谬误亵渎之处,还望不吝指出,感谢!)
|